查看原文
其他

周灵灵:经济学家“湘军”(上、下)

周灵灵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1-02-02

作者简介:周灵灵,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今日推送两篇文章:《经济学家“湘军”(上)》《经济学家“湘军”(下)》,分别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9年第2期(总第84辑)、2019年第3期(总第85辑)。

经济学家湘军”(上)
湘军,最开始只是晚清时期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后来,由于湘籍人士对中国近现代史众多方面的巨大影响,湘军的外延已经不限于“军”。以往人们可能只是过多地关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湘军”,其实,在科学、思想、文化、艺术、实业等众多领域,都人才辈出,影响中国和世界。经济学领域也有一支将帅云集、兵强马壮的“湘军”。
一  改革开放前的湘籍经济学人
在老一辈湘籍经济学家中,有一批是够得上确立、改变或影响中国经济学版图的帅才。
南开大学之所以能发展成为经济学重镇,离不开湖南邵阳人何廉(1895—1975),他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何廉1926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南开大学财政系教授。1927年,何廉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为样板,领导创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并研究编制“南开指数”,开创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经济学研究风气,被誉为“在国内最早引入市场指数之调查者”和“我国最早重视农业的经济学家”,是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1948年,受何廉的影响和召唤,湖南汨罗人、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杨敬年(1908—2016),放弃赴美国的计划来到南开大学经济系。杨先生是杰出的经济学家、经济学著作翻译家、中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他一生笔耕不辍,从未停止思想,90岁高龄时翻译完成亚当·密斯的《国富论》,百岁时撰写《期颐述怀》。可以说,没有这两位湘籍经济学大家,南开大学经济学科的历史会重写。
1898年出生于湖南华容的黄松龄(1898—1972),是一位老资格的经济学家和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08年出生于湖南慈利县的卓炯(1908—1987),长期在广东工作,是深入研究、又敢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与孙冶方、顾准齐名的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卓先生坚持真理、不畏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做了早期的理论探索和准备,被称之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岭南学派”的代表。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出现“西北现象”或“西北军”,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出自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炼成教授正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长和学术带头人,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学界的“西北军司令”。何先生1928年出生于湖南浏阳,1951年武汉大学经济学毕业后分配去西北大学,一直工作至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深入研究,而且敢于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深入系统研究则是其另一个重大学术贡献。他的远见卓识、开明、开放使得一大批青年经济学家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脱颖而出。何先生无愧于经济学大师和杰出经济学教育家的称号。
中国另一经济学重镇——武汉大学,湘籍学者占了半壁江山。早期的创业和奠基者有皮宗石(1887—1967),湖南长沙人,先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1928年受蔡元培之邀参与筹建武汉大学,在武汉大学经济系初建时期执教达9年之久,除讲授财政学等课程外,还先后兼任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任凯南(1884—1949),湖南汨罗人。先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192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28年被任命为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兼任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声名远播,被经济学界誉为“南任(凯南)北马(寅初)”。1937年应邀回湖南大学。李剑农(1880—1963),湖南隆回人。先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长期在武汉大学工作,主要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变化作了系统的研究。杨端六(1885—1966),湖南长沙人,1903年毕业于湖南省师范学堂。1920年从伦敦大学学成回国,1926年担任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金融、币制和税制改革等问题。刘秉麟(1891—1956),湖南长沙人。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班、柏林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班,1925年回国,1932年起任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其经济学研究为武汉大学经济学科的奠基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稍后一些年代的刘涤源(1912—1997),湖南湘乡人,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和哈佛大学经济系,1947年哈佛归来,被武汉大学经济系聘为教授。刘涤源是经济学说史领域的大家,尤其是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在他的时代,国内难有超越他的。曾启贤(1921—1989),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曾任武汉大学经济系副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及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深入研究。傅殷才(1929—1996),湖南桃江人,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和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是我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代表性学者。
尹世杰(1922—2013),湖南洞口人,是我国最早系统深入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也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消费经济学的创建者和带头人。他194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经济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任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1976年之后长期在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工作,他还创办了《消费经济》杂志。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学术梯队没能长期稳定和持续进行研究工作,但是,引领和影响了全国一批学者从事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消费经济》杂志和“中国消费经济学会”都是他留下的学术遗产。
资耀华(1900—1996),湖南耒阳人。我国著名金融家、银行家,中国近代银行界耆宿、金融学界泰斗,中国金融学会创始人之一。26岁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院,回国后任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上海银行总经理,为第二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直至去世。他从业金融近70年,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金融界声望很高,为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
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湘籍前辈经济学家,因年代久远、资料缺失、职业变动而未能被人尽悉。例如,凌舒谟(1898—?),湖南平江人,伊利诺伊大学经济学博士,历任国立商学院(1946年并入湖南大学)院长、中国公学教务长、重庆大学银行保险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1946年起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教务长,主要从事财税研究,在民国时期的《财政评论》等刊物发表了大量论文。陈琮(1907—?),湖南新宁人,1928—1933年就读于中央大学经济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37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49年去台湾,著有《租税各论》《工业政策》。何凤山(1901—1997),湖南益阳人,1932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中国银行业及其存在的问题》。回国后,何凤山任湖南大学教授,1935年开始从事外交工作[1]。1938—1940年何凤山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他向犹太人大量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此举直接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2005年,何凤山先生被联合国正式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二  改革开放后的湘籍海归经济学家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湘籍经济学家可谓更多。有些指点江山、激扬改革,有些求学海外,有些深耕本土。本节介绍改革开放后的湘籍海归经济学家。
杨小凯(1948—2004),湖南湘潭人,“文革”中因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被判刑十年,狱中自学数学、英语等。1982年获得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杨小凯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聘为终身教授,是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理论经济学的领军人物。1993年当选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并被聘为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客座教授。其最主要的学术贡献是创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方法”,他不满足于一般的跟随性研究和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文章,而是进行开创性研究,在国际经济学界、在基础理论方面独树一帜,拥有很高地位。本质上,他的主要理论贡献就是把斯密的分工和专业化理论形式化、现代化了,有点类似于阿罗和德布鲁的工作与瓦尔拉斯的工作之间的关系。他的学术成果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级别的。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充分体现了作为思想家的深刻和敏锐。凡是读过其著作、跟其接触过的人,无不感受到他的家国情怀和对科学事业的挚爱和信仰,被其感动。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
邹恒甫,1962年生于湖南华容。1977年,15岁的邹恒甫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89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邹恒甫主要研究经济增长、货币与财政政策、转型经济和收入分配,他长期担任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对政策研究也很娴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百余篇论文,创办了中国第一本进入SSCI经济学英文期刊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是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靠他自己并依靠其影响力带动国外一批华人和非华人学者,在国内力推经济学教学改革,坚持本土化的同时,力推与国际接轨。毫无疑问,他是改革开放后推动国内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开创者和成就卓越者。1994年在其母校武汉大学创办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很多毕业生赴美国等国家的一流大学深造,其中一些已经卓有成就,被认为“领导了武汉大学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后来又参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教学改革。再后来,又在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成为众多优秀学者和学子向往的地方。即便你不喜欢他,也得佩服他。他自称经济学界的狂人。
陈志武,1962年生,湖南茶陵人,是一位影响力很大、研究领域宽广的经济学家。先后获得中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香港大学讲席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是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金融经济学家。近年来,他对中国现实的和历史的经济问题甚至超越经济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积极领导和推动计量经济史研究,特别是对传统儒家伦理的金融问题有深刻认识,出版了多部畅销书,写了大量专栏文章,深入浅出而又独到地阐述了许多经济学原理,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位金融经济学家是积极介入资本市场实践的,但是,无论他写学术论文还是畅销书和专栏文章,或者是介入金融实践,总还是一位学院派的学者,儒雅、睿智、见解独到、视野开阔,入世而不随世。也能感受到他忧国忧民、经世济民的情怀。
文贯中 ,1946年生,湖南长沙人。1982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他是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三农”问题,对中国当代土地制度的研究很有深度。这既与他成长经历有关,也可能与他就读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的学术传统有关。近年来,他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中国城市化问题上来。他的研究是很踏实的,经常到实地调研,学术观点也很鲜明和一贯,有独到深刻的见解。
王一江,1953年生,湖南嘉禾人。1982年、1985年先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5年留学美国,1991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受聘于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其研究集中于组织理论、比较企业制度和劳动经济学,对中国乡镇企业、国有企业、银行制度和国家组织形式等问题也有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少中肯独到的意见。王一江先生给人的印象是:对学生、对自己,强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内敛、低调,富有哲学思维;关心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肖志杰,1966年生,湖南长沙人,先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理学学士和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计量经济学权威Peter C. B. Phillips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经济学、半参数及非参数统计和实证宏观经济学,在国际顶尖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杂志发表了系列重要论文,曾担任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等学术杂志编委,是有国际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家。曾任教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2004年起任波士顿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2012年开始作为“千人计划”专家任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肖志杰教授虽然也会介入华尔街的一些金融分析,但这也只是服从学术研究的需要,是一位非常学院派、在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造诣很深、很低调的经济学家。
王建国,又一位出自湖南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界的侠客。先后获得武汉大学学士、鲁汶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莫纳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莫纳什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在经济学领域,他提出消费者相对效用和偏好选择理论及非稀缺经济的观点。在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方面也很有创见,提出王氏1P营销战略和王氏六维管理理论。王教授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教学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一位敢想、敢说、敢干、富有个性、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学者。
还有一位湘籍海归风云人物、另一风格的经济学家——胡祖六,1963年生于湖南汨罗。1982年获得洛阳工学院(现河南科技大学)工学学位,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6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1997—2010年任职于高盛,做到高盛集团大中华区主席。现为春华资本集团主席,清华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胡祖六的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公共财政、国际贸易与金融。他虽然有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却主要活跃在资本市场。但是他还是关注和研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金融改革、资本市场发展有许多独到的研究和中肯建议。


[1] 凌舒谟、陈琮、何凤山三位学者的资料主要参考邹进文的专著《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该书为人们了解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和线索。

经济学家湘军”(下)

 三  改革开放后的湘籍本土经济学家
 还有一大批长期求学和工作在本土的优秀湘籍经济学家,他们对中国经济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少安先生是制度经济学领域本土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他1962年生于湖南洞口县,出道早却一直低调,教学研究上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被认为是既能开疆拓土、又能深耕细作的学术带头人。6岁随母亲下放回农村,其第一学历只是湖南邵阳师专(1982年毕业),先后在农场和党校工作过,1994年获得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不惧困难、单枪匹马到山东大学创业。曾有破格当讲师、教授和院长的经历。是我国制度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产权理论比较研究的开拓者,并将制度研究拓展到制度与经济增长及人类合作行为等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论证了三个新的制度变迁假说、“准土地股权”概念和以“合作”为主线的经济学构想。还创办并主编《制度经济学研究》杂志、组织和领导“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由于他及其团队——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的成就,山东大学的经济学有了特色和高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经济学的版图。黄少安还曾应邀同时担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很快组建了一个年轻精干的团队,提升了理论经济学水平并积聚了强大后劲。

 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领域,除开上文提到的刘涤源、傅殷才以外,还有赵德馨、颜鹏飞、赵凌云、龙登高、唐任伍、邹进文等。赵德馨,湖南湘潭人,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先生绝对是我国老一辈近现代经济史领域的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权威学者,治学方法和学术观点独树一帜,培养了一批经济史领域的学生,许多成为经济史学科的骨干和带头人。颜鹏飞,1946年生,湖南益阳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思想史评论》主编、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国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或咨询委员,是一位潜心研究经济思想史、著作颇丰的学者。赵凌云,1962年生于湖南华容,赵德馨先生的学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和经济史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卓有成就的经济史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龙登高,1966年生,湖南安化人,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制度变迁、华侨华人经济研究,是我国新生代经济史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其学术成果在海内外有很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是一位典型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唐任伍,1954年生,湖南邵阳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化与行政效率、经济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有重要成果,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邹进文,1964年生,湖南益阳人,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学术成果集中在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特别是在中国近代留学生经济思想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探索。

 财政金融领域有何盛明、刘尚希、秦池江、杨灿明、孙祁祥、黄亚钧、夏杰长、尹恒等杰出学者。何盛明,1941年生,湖南宁远人,先后担任中南财经大学校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财政学家,在财政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也成就卓著。刘尚希,1964年生,湖南桃江人,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先后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今湖南大学财院校区)和中国人民大学,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非常注重研究中国本土问题,对财政金融改革实践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是一位在政策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的专家。秦池江,1936年生,湖南双峰人。1980年以来,历任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出版社副总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等职。有着丰富的基层金融工作经验,对中国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和金融体制变迁有深入研究。杨灿明,1963年生,湖南桃江人,现任中南财政法大学校长,主要研究财政基础理论和财政政策,研究成果荣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孙祁祥,1959年生,湖南长沙人,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主席。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运行和中国保险市场,是我国保险学科的带头人之一。这位湘籍女经济学家富有事业心、率直洒脱,可谓一位经济学女侠客。黄亚钧,1953年生,湖南长沙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92年获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澳门大学副校长等。1998年出版的《知识经济论》是国内第一部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知识经济问题的专著。夏杰长,1964年生,湖南新宁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财政政策、公共经济学和服务经济等。近年主要致力于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尹恒,1969年生,湖南岳阳人,2001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财政研究。
 区域经济学领域也有一批湘籍专家,例如,杨开忠、魏后凯、梁琦、张可云、李仁贵等,他们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学的水平。杨开忠,1962年生,湖南常德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198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主持许多国家和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魏后凯,1963年生,湖南衡南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200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梁琦,1957年生,湖南涟源人。曾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现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她近年主要致力于产业集聚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位优秀的女经济学者。张可云,1964年生,湖南临湘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合作与冲突、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理论。他在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研究颇深,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李仁贵,1963年生,湖南醴陵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李仁贵早期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发表了一些区域经济理论的成果,近年来转向对经济学各领域前沿问题的追踪,对诺贝尔经济学奖颇有研究。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湘籍本土经济学家也颇具实力,例如,郑功成、姚先国、曾湘泉等。郑功成,1964年生,湖南平江人,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现为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兼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郑功成先生著述颇丰,是我国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学科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姚先国,1953年生,湖南华容人。1982 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1987 年在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企业经济系、慕尼黑大学国民经济系进修。曾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为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会长。姚先国教授主要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本投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经济转型理论与经济改革,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和专著,熟谙英语、德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经济学家。曾湘泉,1955年生,湖南湘乡人。先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2014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2015年当选国际劳动和雇佣关系协会(ILERA)执委。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兼任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劳动经济学理论和工资理论、中国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等,是我国劳动经济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
在我国的政策研究和智库机构或党校系统,也活跃着一批湘籍经济学家。他们影响并服务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比如,成思危、龙永图、陈东琪、隆国强、王东京、刘霞辉、张学军等。
成思危先生,湖南湘乡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等领域颇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对一些重要的改革都贡献了智慧和建议。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海归”之一,在风险投资和虚拟经济领域颇有造诣,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龙永图,1943年生,湖南长沙人,在贵阳长大。先后就读于贵州大学外语系和伦敦经济学院。这是一位杰出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专家,曾担任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和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他率直、睿智、思维敏捷,在国际上叱咤风云,令谈判对手生畏而尊敬。曾获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颁发的联合国特别奖。龙永图先生还担任过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现为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位对国家经济直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型官员和官员型学者。
陈东琪,1955年生,湖南湘潭人,199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1999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开始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2008—2015年先后担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纵论改革、非常活跃,尤其是通过研究和借鉴东欧经济学、东欧改革经验教训来探讨中国改革问题,颇有见解。是一位擅长政策和对策研究、积极向政府决策者献言献策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例如“微调”“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主张,并参与一些重要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两度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6年进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隆国强,1966年生,湖南邵阳人,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7)、管理学硕士(1992)和经济学博士(1998)学位。1987—1993年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系教师,1993年起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长期从事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在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济合作、特殊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完成多项重大政策研究报告。多次参加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研讨会议。多次荣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全国外经贸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政策研究智囊式专家。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兼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王东京,1959年生,湖南安乡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现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主要从事中国宏观经济、金融体制与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向决策者提出了一批重要的政策建议。也是一位很擅长把经济学理论通俗化的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有独到见解,出版了一批很受欢迎的经济学著作。

刘霞辉,1962年生,湖南岳阳人,是一位低调的实力派经济学家。主要研究经济增长与波动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现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论文的同时,还著有《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等。特别是作为核心成员,完成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历年经济增长报告以及其它直接提交给中央决策者的研究报告,对理论研究和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位湘籍经济学家,张学军,20世纪80年代任职于国务院经济调节办公室,当时经济学界的风云人物之一,在《经济研究》发表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理论模型论证》等系列论文,在众多场合纵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才华横溢,对当时的经济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可惜后来不再从事经济学研究。

四  经济学家“湘军”的未来

以上介绍的只是1970年以前出生的湘籍经济学家。事实上,还有一大批湘籍优秀青年经济学者,他们作为新生力量潜力很大,已经在学界崭露头角,例如,陶然、陈彦斌、罗楚亮、易君健、杨汝岱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介绍的只是湘籍经济学家的一部分,由于信息不完全,难免有遗漏,敬请包涵。而且,本文的介绍只考虑学术贡献和经济政策研究的真正水平,以及对经济实践的影响,不考虑其它因素(如职务高低、媒体曝光率)。读者也许会发现本文提到的一些学者,平常并没有被你较多关注,但是,你去详细了解他的学术信息后,会改变你原来的印象。

湘籍经济学家,老、中、青都群星璀璨,不愧为经济学家“湘军”。尽管他们各有风格、各有擅长、各有研究重点,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忧国忧民、经世济民、学以致用,而且为人率直、敢说敢做敢当,家国情怀在多数湘籍经济学家身上体现得相当明显。湖湘文化熏陶和培育了各路“湘军”,各界湘籍优秀人才也丰富和提升了湖湘文化。

《经济学家茶座》87辑目录
陆铭:经济学界的50、60、70、80
张亚光  毕悦:华人经济学家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黄有光:读《经济学家茶座》有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